回眸“十三五”⑨ | 浙江省时尚产业发展成就

发布时间:"2021-01-08 09:02" 

 


    开栏的话: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当前,全省经信系统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着力谋划十四五时期经信工作干什么、怎么干,争先创优、克难攻坚,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努力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展现经信担当、作出经信贡献。

 

12月17日起,浙江省经信厅官方网站开设“回眸十三五’ 展示新成就专栏,系统梳理十三五以来全省经信系统的改革发展成就,见证可喜变化,传递发展信心,开启崭新征程。本期聚焦浙江省时尚产业十三五发展成就。敬请垂注。


 

浙江省时尚产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尚产业作为浙江重点打造的八大万亿产业之一,“十三五”前期呈加速发展趋势,虽然2019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2020年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时尚产业发展承压明显,但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新一轮社会变革中,我省时尚产业紧抓变革机遇,在传统优势制造业的基础上,逐步向设计研发、服务零售两端拓展,加快推广“犀牛智造”等新模式,以数字化驱动、创新设计为引领、时尚品牌为标志的时尚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正在重构。

 

量质齐升时尚产业重点领域快速发展2019年,我省时尚产业总产出达到1.05万亿元,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家居用品、珠宝首饰与化妆品等重点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服装行业已形成14个超50亿的产业集群,宁波男装、杭州女装、温州商务男装、濮院毛衫等特色集群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2019年,全省生产各类服装近31.68亿件,占全国总产量的12.9%,处于全国第一梯队。皮革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703家,2019年实现销售产值1047.0亿元,居全国前列。海宁皮革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善的皮革产业基地,在皮革时尚趋势、行业发展等方面居领军地位,皮革、裘皮服装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家电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29家,2019年营业收入1655.8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四,家用电热烘烤器具、吸油烟机、饮水机等优势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37.7%、27.3%、42.3%。全省化妆品企业53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委托生产的品牌企业约3900家,位居全国第四,备案化妆产品数量达13万多个,位居全国第三,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约850亿元,销售规模居全国前三。珀莱雅、欧诗漫等民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销售额、品牌影响力位居国内化妆品行业前列,湖州美妆小镇已基本建设成为全国三大美妆产业高地之一。

 

创新引领研发设计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时尚产业创新机构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得到较快发展。新增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技术中心入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桐乡毛衫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州瓯海眼镜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28家列入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浙江省先进印染制造创新中心列入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创建名单。余杭艺尚小镇、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等8个园区入选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

 

 

 

数字化驱动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时尚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


企业方面:24个时尚产业项目入选浙江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部分龙头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化转变: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项目切入个性化定制市场;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个性化定制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应用3D量脚制鞋技术的品牌。


行业方面:绍兴袜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我省10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宁波纺织服装云、义乌购等4家企业平台成为浙江省行业云应用示范平台。老板电器厨房电器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阿里巴巴1688工业采销平台、顾家家居生态云平台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创树品牌时尚制造影响力不断增强约120家企业入选品字标浙江制造名单。纺织服装行业共有2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入选企业数居全国首位。温州森马服饰、杭州江南布衣公司的自主品牌已进军国际市场,温州森马服饰的巴拉巴拉童装品牌成为亚洲童装第一品牌。时尚产业重点领域企业通过自有平台、或淘宝网易严选等电商平台,基本实现了网上销售。线上线下从独立发展走向无缝链接,企业围绕体验场景进行变革,多品牌店、买手精品店以及各类品牌集合店不断涌现,实现了品牌跨界聚合效应。

 

强化保障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省经信厅印发了《浙江省进一步加快时尚制造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围绕纺织、服装、皮革等重点领域制定实施行业改造提升方案,加强了政策引导和保障。围绕“亩均论英雄改革,落实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全面实施产业项目准入综合评价机制。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了项目投资便利化、高效化。深化三服务工作,落实助企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优化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财政专项激励资金的支出结构,在时尚产业智能化改造、创新设计、品牌培育、重点活动、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信息来源:省经信厅(省中小企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