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 数智赋能 制度创新 双轮驱动,提升“浙”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5-06-13 10:03" 

2025年第5期《信息化建设》杂志刊发我中心王强撰写的文章《数智赋能 制度创新 双轮驱动,提升“浙”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现将全文予以转载。


数智赋能 制度创新

双轮驱动,提升“浙”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文 | 王强

治理数字化是指通过运用智能化技术优化社会治理,推动治理机制、方式和手段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我国高度重视治理数字化转型工作,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2024年7月,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浙江是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先发之地,围绕“整体智治、唯实唯先”现代政府建设目标,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数字化改革探索实践,迭代升级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打造“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掌上治理之省”,省域数字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据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2023年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浙江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位列“非常高”组别,且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构建高效协同治理体系,提升全域智慧服务能力

从2014年“四张清单一张网”,到2016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到2021年数字化改革,浙江一以贯之全力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已初步构建形成整体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和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2024年,“浙政钉”推动省市县乡村网格六级210万政务人员实现组织在线、沟通在线、业务在线,日活跃用户170万人;“浙里办”汇聚3638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2057项便民惠企服务、注册用户数1.23亿人,日均活跃用户数300万。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建设“浙农经管”系统,搭建全省统一、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的三资数字系统,为农村集体经济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的信息化运行和监管。农村集体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包含农村集体人口管理、组织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产权管理等多个平台,实现数据深度、有效的链接与挖掘,有效规范村集体运行、盘活集体资产,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服务水平。如温州市永嘉县运行“浙农经管”仅半年,农村涉三资问题初信初访件就同比下降达84%。

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推动数字政府创新提质

浙江大力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探索审批管理、监管执法、政府服务等领域场景创新,着力打造政务创新应用体系,全面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杭州市滨江区、余杭区,宁波市海曙区,衢州市等多个地方纷纷上线AI服务大模型,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数字健康人·安诊儿”开展健康咨询、就医陪诊等服务超1400万人次,基层辅助诊断应用累计服务5万余名基层医生。杭州“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应用大模型技术研发智能机器人“亲清小Q”,为企业提供政策推荐、政策解读、问题解答等交互服务超2万次。

杭州市持续迭代升级城市大脑,打造城市大脑2.0版本。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共治基础库、共建关系库、共用专题库、共搭算法库、共育知识库,推进集成市域治理各领域算力、数据、算法、模型、组件等智能化要素,有力支撑智能亚运、共同富裕等重大场景建设。建构1个智能中枢支撑政务垂域应用生产培育,打造城市大脑GPT(服务侧:智能即服务)和数智公务员(治理侧:智能即治理)2个数智产品,培育N个行业大模型应用,打造全国领先城市智能体,已培育“亲清小Q”“杭小忆”“人社小灵光”等大模型应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截至2024年底,城市大脑累计上线应用275个,注册用户1914万,日活55万人,用户流量全省第一,实现从数字治理探索者到智慧城市引领者的转变。

创新监管模式机制体系,不断提升智慧监管效能

浙江积极构建以“双随机”为主的常态化监管体系,实现日常监管领域“双随机”全覆盖。创新实施抽查事项负面清单管理改革,推动全省执法部门“双随机”抽查事项占比达62.91%,采用“双随机”方式开展的检查占总检查量的88.58%,日常监管公正性显著提升。持续迭代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模型,推动专业领域信用风险模型接入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全省99.82%的“双随机”抽查任务运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浙江公安聚焦涉企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突出问题,将行政监管改革重点切换到对企业的行政检查场景中,推动涉企“行政检查一件事”集成改革,将535项涉企检查事项整合归并为82项,精减84.7%;行政检查一件事应用率达34.43%,8622次涉企行政检查应用行政检查一件事集成实施,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涉企上门检查次数同比减少30%以上;国务院刊发推广浙江公安推行涉企行政检查一件事集成改革助力打造无事不扰、轻微不罚、有事高效办成的营商环境做法。

推进惠企应用集成创新,持续优化数字营商环境

浙江持续迭代优化“浙江企业在线”,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综合集成应用国家试点建设,深化“多报合一”,打造“一指减负”场景应用,有效提升企业办事体验感。全年精准推送惠企服务信息2030万条次,精简填报项170项,为企业减负超1300亿元。世界银行官网刊发《政务服务数字化 中国营造更好营商环境:浙江省改革经验案例研究》,向全球宣传浙江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和做法经验。

绍兴市柯桥区创新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首创纺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新机制。平台纺织品花样数治应用收录了全省近12年登记的花样版权图片13万件,并运用大数据分析、AI图像比对技术等,构建全流程确权、一体化查重、云调处保护、花样资产化等四大集成应用场景,涵盖全流程登记、AI查重、纠纷调解,融资质押等11个重点应用功能,实现花样版权登记、管理、维权全链条线上服务,AI比对50.11亿次,成功鉴定重复和抄版登记花样4500余个,占比11.78%;AI智审应用已嵌入全省法院办案办公平台,实现与全省法院系统协同办案。

来源 | 《信息化建设》2025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