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回眸 | AI应用加速落地,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5-01-06 09:48" 

编者按



2024年第12期《信息化建设》杂志推出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专刊,其中对2024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进行了分主题、全方位、深层次回顾。2024年12月30日起,中心开设“博览会回眸”专栏,对相关系列文章进行刊发。本期转载汪佳瑜撰写的文章《AI应用加速落地,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AI 应用加速落地,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文|汪佳瑜

AI 上半场,大模型和芯片实现大突破,GPU取代 CPU 成为 AI 算力载体,“百模大战”愈演愈烈。步入 2024 年,大模型的能力迭代渐趋平稳,技术走向更多聚焦于多模态,API 价格亦迎来骤降。多模态所拓展的丰富可能性赋予开发者更为广袤的想象空间,模型调用成本的降低则冲破了制约开发者的关键桎梏,大模型产业落地显著加速,AI 应用爆发已临近前夜。今年大会期间,众多前沿 AI 应用产品集中陈列展览,提前开启一场AI 应用的科技盛宴。

图片


AI+软件:驱动行业重塑


AI 在软件领域的渗透恰似一场润物无声的“智能春雨”,应用最为广泛、影响也最为深远。无论是基于自有大模型赋能多种行业的龙头翘楚,还是灵活机敏、巧借外部大模型能力精耕细作垂直细分赛道的中小企业,均在 AI 软件应用版图上进行了广泛探索。

图片

其中,AI 软件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尤为亮眼。大企业首先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在多个行业领域进行 AI 赋能。蚂蚁集团携历时八年自研 AI 技术“认知决策智能体技术创新与应用”首次亮相,面向用户侧展示 AI 生活管家“支小宝”、AI 金融管家“蚂小财”和 AI 医疗健康管家等应用。钉钉引入数字人 AI 助理,帮助团队快速启动新项目,有效识别任务信息,快速整理项目进展并识别潜在风险,高效检索关键数据,满足实时决策需求,提升决策质量。中兴通讯自研星云大模型,先后在研发提效、网络运维、城市治理等多个方向推出大模型应用。智谱基于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Plus,正式开放国内首个具有音视频交互功能的 C 端视频通话 AI 应用。创新型企业们则另辟蹊径,聚焦垂直行业“深巷”与细分场景“角落”,将 AI 软件应用雕琢得愈发精深。浙江中控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智问”是一款融合大语言模型 (LLM) 与智能体 (AI Agent) 等前沿技术的 AI 应用开发与管理软件,建成模型中心、工具中心、能力开放中心并作为基础,支持企业构建专属的知识问答与管理体系,支持重构工业软件,实现 AI 赋能工业生产,并支持定制或自主搭建各种 AI 场景化应用。昆仑万维重磅推出国内首款 AI 搜索应用级落地产品“天工大模型”。斑头雁携企业级 AI Agent 开发平台惊艳亮相,赋予每个员工专属的 AI Workforce。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与“REPUL 普利复健”联合打造“璇玑”万向体感艺术疗愈系统,将宇航级康复设备与沉浸式 AI 艺术疗愈理念完美融合。

目光转向制造业领域,AI 软件同样稳扎稳打、茁壮成长。中国铁塔作为行业“基建先锋”,打通“天空地水(海)”四维感知,打造“视联网+物联网+无人机+卫片”的“多感合一”全域感知系统。知天下带来国内唯一公开可用的高斯溅射小程序,只需简单的步骤便能将手机或无人机拍摄的照片重建成高保真的三维模型。浙江航工智能带来装配机器人演示产线数字孪生平台,创新打造面向制造工艺装备领域的 AI 工业化解决方案。

图片


AI+硬件:开启万物智能时代



AI 与硬件的结合宛如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联姻”,既肩负着为传统设备注入智慧灵魂、焕新升级的使命,又源源不断地孕育出琳琅满目的新兴产品,开辟全新赛道。

作为 AI 与硬件深度融合孕育出的明星产品,人形机器人是本次博览会当之无愧的焦点,八大人形机器人齐聚一堂、各展其长。其中,宇树的 UnitreeG1 可以完成跳跃、旋转等复杂动作;必选科技的 Walker S1 已进入比亚迪工厂执行搬运任务实训;数字华夏的夏澜 S01 能展现丰富表情的“百变人脸”和自然的语音交互能力;清宝舞蹈机器人则拥有高超的跳舞技艺……

图片

无人驾驶智能车(机)堪称 AI 硬件应用在交通出行维度极具落地性与丰厚商业价值的典范之作。博览会上,尚元智行带来无人驾驶观光车 Yokee 01,产品采用成熟的全线控底盘和经历商业化验证的智驾套件共同打造;仙途智能带来全栈自研自产的小型无人驾驶清扫车 Autowise V1,支持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将环卫作业综合运营成本降低近 70%;天目山实验室展出“小天”无人机自主作业智能体,让无人机可在飞行的同时进行识别与探测。

新兴消费电子创业力量则专注多样需求,开发出创意十足、体验独特的 AI 智能设备,共同推动 AI 消费电子从高端概念迈向大众普及的创新浪潮。例如,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联合太平洋未来科技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的轻量级、高性能、低功耗 AI + AR 眼镜。依惟妍则锚定美容护肤赛道深耕细作,带来 AI 智能美肤镜、调配仪、水光仪等生物科技+ AI 一体化护肤仪器。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出法律行业首个“法研法律智能手写本”,支持随时随地语音文字记录、AI 咨询相关业务问题,获得精准的法律法规、相关案例、法律建议。

图片


AI跨界,激发无限创意


AI 跨界融合应用立足多学科交叉的关键节点,正以前沿创新者与行业变革者的姿态,深度渗透进传统行业肌理,重塑着各个领域的格局。

之江实验室重磅展出的太空计算系统是 AI 与空天技术融合的典型代表,该系统已突破天基分布式操作系统、天基遥感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见一星用全网”“领域模型灵活部署”等标志性能力。AI 与生命健康的跨级带来更多惊喜,BrainCo 研发的智能仿生手,将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高度整合,做到灵巧智能、手随心动,一举打破了传统康复辅助器械的局限。快鳄食鲜则生动诠释了 AI 在传统的生活服务领域的跨界融合,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智能餐饮生态系统,参观人员只需扫码点餐,鲜食机便能现场演示烹饪过程并完成出餐。

AI 应用开发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当前 AI 尚未迎来超级应用的辉煌时代,诸多应用场景仍处于探索、打磨与持续拓展之中。展望明日,AI 的“触手”必将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深度,全方位、无死角地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细微褶皱以及产业的每一条运行脉络。“吸睛”的 AI 应用产品恰是对这一成长历程的生动见证,为后续科研工作者深耕 AI 研究提供了前沿参照,给开发者优化产品赋予了创新灵感,助力推广者拓宽市场明晰方向策略。博览会上的展品不仅是当下 AI 应用前沿成果的荣耀展示台,更是一扇洞察未来的“时光之窗”,清晰预示着 AI 融入生活、变革产业的多元路径与无限可能。

来源 | 2024年第12期《信息化建设》杂志